这天下午上班,某县某局的李大姐正准备推门进办公室,正巧局长经过,她微笑着打了个招呼。局长走了,她却站在门口忍不住笑——她发现局长耳朵后有一囗红印!
局长姓何,年前刚满五十八岁。他有一个女儿,结婚成了家,有了一个三岁多的女儿。
李大姐对局长印象不错,觉得他要文凭有文凭,要能力有能力,还没什么官架子,每天骑辆电动自行车上下班。两年前她在一个非正式场合听县里某商界要人说过,何局长如果稍微灵活一点,绝不是现在这个级别。
走进办公室,李大姐整理了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,还是没忍住笑。她打了个电话给最要好的姐妹——财务室的刘茵。
刘茵年纪与李大姐不相上下。过了一阵她来了,手里拿着一份财务报表:
“大姐,有什么事找我?”
李大姐凑近她耳朵说了这事。
“有这事?”刘茵吃惊不小,说,“我正要送报表给局长 。”
说完,她走了。
过了一阵她又来了,见了李大姐后只是抿着嘴笑。
李大姐反而不笑了。她与局长夫人许大姐很熟,还一起去省城旅游过。她対刘茵说:
“这许大姐也太不注意了!”
刘茵不以为然:
“都老太婆了还那么浪漫?再说这把年纪了谁还涂那么红?”
李大姐收敛了笑容:
“你的意思这口红印不是许大姐的,而是别的女人留下来的?”
“我可没这么说呀!”刘茵没笑。
李大姐说:\"要不要告诉他,让他抹掉?”
“那多不好意思?”刘茵说,“我是不敢去,我劝你也不要去。”
其实刘茵还有话没说出来。在局里财务岗位上自己资历不浅,能力也还行,局长就没看上她,提拔她,反而还批评过她——这回让他出出丑也好。
刘茵从李大姐那里回到财务室,心里痒痒的,想找人说说。她首先想到的是同学又是同事的尹志文。
她来到他办公室。
尹志文办公室有几个她不认识的人,刘茵把他叫到室外,轻声说了这事。
他眼珠子连转地转:“真的还是假的?”
“摆在那里,这还有假?好多人都看见了,就你没看见!”
他眼珠子又连转地转,想到前年他具体负责局里大楼改造,何大局长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留,把他臭骂了一顿,说他在招投标上做手脚,还叫他莫伸手,伸手害人害己。这回看他自己又如何讲!
他对刘茵说:“里面几个人还等着我商量事。他们走了,我再来想这椿事。”
尹志文返回室内,怱怱把那几个人打发走。他在茶杯里又添满水,喝了一口后在办公室里来回走着。
他突然止步,打了个电话。
片刻功夫,他最要好的哥们兼同事,外号叫“钻子”的便来到他的办公室。
尹志文跟“钻子”说了这事。
“钻子”说:“这档子鸟事现如今不算什么事。”
“那可不一定,阴沟里可以翻船,脚背深的水可以淹死人!”尹志文说,“凡事都可大可小,可轻可重,就看如何做文章。”
茶喝了,烟抽了,主意来了——想办法用手机把口红印偷拍下来,发到所有的朋友圈,特别是局里的同事圈。
尹志文笑道:“好,这个办法好。猪尿泡打脸,虽然不痛却气味难闻!臭翻他!让他提前退休!”
“钻子”说:“现在人人都有手机,传播速度快得很,而且很难查源头,他再厉害也查不到你我头上。让他挨一挙头还不凊楚是谁下的手!”
尹志文嘻笑道:“要不了几天,全县都会传开,现在好戏还没开演!”
不过他俩很快都不说话了,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——如何偷拍囗红印难住了他俩。
总不可能到局长办公室去偷拍吧。如果没拍到这口红印,那设想的一切后果都不会发生,空喜一场。
尹志文这时候有了“东风不予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的感觉。
突然“钻子”拍着尹志文的肩说:
“我有办法!何大局长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,在门卫那里都会停车,有时还与当班的保安说几句话,在那里背着一点可以拍到。”
尹志文也觉得这个办法好。商量好以后便各自忙各自的事。
下午下班的时候终于到了,哥俩如约提前到了门卫。当班的门卫姓杨,五十多岁。哥俩对杨师傅说“在这里等人”,便进了门卫值班室,都拿着手机玩起来,不时还说上一、两句话,眼睛却不时望着办公楼出来的人。
何局长稍微晩一点才下班,经过门卫时,朝站在栏杆边的杨师傅点点头,杨师傅客气地说了声:“局长走好!”
局长刚启动电动自行车,准备走,杨师傅说了声:“何局长留步!”
杨师傅笑道:“何局长你有一个孙女或外孙女。”
何局长停下车,双足落地,笑道:“不错,有一个外孙女。”
“我猜你的外孙女三、四岁。”
“三岁多。”何局长点着头,“你怎么猜得这么准?”
杨师傅边笑边说:“你的外孙女在你耳朶\后给你留了口红印——她涂抺了她娘的口红。”
何局长哈哈大笑,说:“她外婆这几天没让她去幼儿园,说是快过儿童节了。今天下午我上班出门时,外孙女非要亲我一囗,我急着出门也没注意这个调皮捣蛋鬼涂抹了她娘的囗红!”
“我家里也有这么一个调皮捣蛋鬼,真是防不胜防!”
何局长伸手在耳朶\后抹了抹,笑着骑上电动自行车走了。
门卫值班室内尹志文和“钻子”半天没出声,低着头离开了门卫。
何局长哪里知道他差一点成了“热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