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元师傅

开元师傅

第二十七章 不怕死的人

作者:李明生      字数:2096

发布时间:2019-11-19 17:12

    湄江十月,冷冽的寒风吹打着开元在河堤上支起的临时帐篷。风一停,鹅毛大的雪,铺天盖地地下了一夜,大地一片雪白。这是一九五七年下的第一场大暴雪,也是近十年来下得最早最大的一场雪。

    这里正在兴建涟源市第一座大河坝――段江村湄江大坝。

    兴建大坝的工程非常巨大,当时没有任何机械设备,土只能用箢箕一担一担的桃,石头只能用手一块一块地搬,几千斤的石头就用圆木铺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滚。清河道打围水就用踏水车(一种两人或三人同时坐在木架上用脚踏滚筒,滚筒带动木叶链子在木槽里把水往上拖的原始工具)坐在木架上一脚一脚地踏,这样的工程是每天二十四小时不能停工,一旦停工就会前功尽弃,因为河水这么大,水流不断。所以这里不分白天黑夜,几百人在工地上轮流施工做业。

    1957年是我国最艰苦,最困难的时期,人们吃不饱,穿不暖。红薯,萝卜,野菜,是工地上主要的食物,大米和肉鱼是根本没有的,村民们三餐都是在工地上吃,睡也在工地上睡。要想兴建一座全长二百米,宽十米的大坝,完全靠的是自力更生,双手双脚和硬硬的肩膀子,又在毫无外援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来兴建,没有一个强大的,不怕苦,不怕死,有勇敢献身精神的建设团队来带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兴建大坝对全村以及全县的意义特别大,河道两岸都是最肥沃的耕地,有上千亩要耕种,如果大坝建成,天干抗旱,水涝排水就可解决这个耕地用水问题,确保了农业大丰收。另外这里也是通往涟源蓝田街上和石狗乡那边的主要交通要道,给我县的工农业,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这个为子孙造福的巨大工程就是由开元师傅首先提议并亲自上报,然后得到上级批准后,又亲自发动群众,组建工程队和指挥团敢死队。

    这个指挥团敢死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安排,设计筹划整个建坝工程的一切事务,并战斗在最危险,最艰苦的第一线。有不怕苦,不怕累,不怕死的拼命精神。哪里最危险,哪里最艰苦,就往哪里上,既是应急团队又是指挥中心,他们支着帐蓬,困守河堤,随时随地在工程上战斗着。

    这个敢死团队一共有八十余人,开元就是这个敢死队的队长,他虽然五十多岁的人了,但还是猛虎一只,他日夜坚守在工地上,指挥着工程的顺利进行。

    这修坝工程一干就是几个月了,因为湄江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,春季雨水多,天气不好,又是农忙播种季节。夏季水流特大,常下暴雨,是湄江河涨水的季节,大水一来,连两岸的稻田,房屋都被冲垮,这两个季节,修坝是不可能的。到了秋冬两季,雨水小了,天气干燥,河道水小,大家谷子收了,庄稼也种了,是农闲季节,正是修坝的好时候。

    为了把好质量和速度这一关,开元组织村民们多次讨论,由村委会组织召开了多个现场大会,集中各类工匠,专业人员,骨干分子,具体安排。进行层层分工管理,专人安排负责到底。

    开元的责任重大,肩上的担子不轻,他意识到了这一点,修坝不是件小事,更不是个儿戏。是几千口人的心血和汗水和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凝结的工程啊。

    开元每天坚守在工地,不到一个月,体重暴减十多斤,但他成绩也不少。在他的指挥下,工程质量和进度完成得非常好,令他十分满意。开元躺在帐蓬里盘算着,第一期清坝基的围水工程已顺利完成,就等村民们今晚好好休息一夜,等明天石料下河就可砌基脚了。

    可是,天有不测风云,好端端的天空,却一下满天飞雪。大雪从天而降,而且越下越大。开元这下慌了,怎么办呢?刚清好的基脚如果不及时砌石,等大雪一融化,河里就会涨大水,围着的土就会一下被水冲走,所有的工程就会毁于一旦,一切功劳就会白费,汗水白流,损失不可估量。

    开元做为工程第一指挥长和敢死队的队长。他果断地决定,今晚就猛干,发动群众,说明利害得失关系。与天干,与地干,发扬不怕累,不怕冷,不怕死和拼命干的精神。看你天老爷厉狠还是我们人民群众厉狠,关键就在这场雪未融化之前把这期工程完成。

    当晚,在开元的号召下,几百人的队伍又开进了工地。男女老少都上阵,河堤两岸,燃起了几十堆蒿火,正好在大雪的映照,到处明亮如天光。大家都很卖力,带着红薯和干粮,饿了,啃口红薯,渴了,吃口白雪,倒下了,喝点姜汤回回暖,没有一个退出工地,没有一个怨苦怨累,大家都是一股干劲,一声呐喊,一支山歌,一堆蒿火,你追我赶,在大雪纷飞中英雄们创造了令天老爷发抖的伟大奇迹。

    天下了三天三夜的雪,村民们拼命地抢干了三天三夜的活,这是一个神活般的故事,这是一个铁打的事实,这是一段载入史册的光辉历史,这是一场震天动地的生死战斗。

    勇士们的精神塑造出一个个英雄的形象,开元是第一个跳进水里砌石的勇士,紧接着有李子书,李业清,李国家,李首中,李吉中,李桃林等十几人紧跟下水,他们都是光着脚,露着背,在冰天雪地的河水里轮流搬石运石,既要干好确保质量,又要干快不能停歇。都是在水里倒下时被抬上岸的勇士。

    当大坝胜利完工的那一天,有位记者和通迅员现场采访,特地找到开元师傅,非常感动地问:“开元师傅,您今年五十多岁的人了,还有这么大的干劲。您做为修坝工程的指挥长,那天冒雪抢险的晚上,大雪中是您第一个跳下水去砌基石的。请问您,当时您是怎样想的?有何感受?”

    开元笑了笑回答道:“我就是不怕死,什么都没想就跳下水了。”

    记者听了,感动得流下了泪。

    (未完待续)
设置 恢复默认